教师频道
校本课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频道 > 校本课程 >

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全国高端“整本书阅读”研讨会心得

发布:2019-05-28 / 点击:次 / 来源:张英华
  “阅读课该怎么上”,”教学过程如何”,”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好多疑点、热点、焦点、重点、难点、争论点亟待澄清和落实。此次进京,我们是带着诸多困惑去的,有幸的是能和《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专家、全国中语名师齐聚一堂,聆听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教与学主题的真知灼见!通过聚焦问题、理论研讨、名师示范、课堂展示、合作探究、专家解疑、现场评估、实效突破等组合方式,给我们一线教师明晰路径、走出教学困惑、推动语文课改,做了很好的引领,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感觉收获颇丰,对未来的阅读教学也是充满了期待。
  
  昆明市的中高级语文教师罗浩宇老师和她的团队出版了专著《我们一起读名著》,是一本名著的导读教程,给一线老师进行有序地整本书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次有幸聆听了罗老师的专题报告,更是让我们对名著阅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豁然开朗。
  
  一、名著阅读的怪现状
  
  罗老师指出当前名著阅读的怪现状,就是教师普遍存在对名著的研读不深入,对整本书的教学不成体系,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有断层……
  
  而学生阅读趋向于娱乐化,浅表化和功利化。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读名著,一些学生即使读也是随意、肤浅的,还有一些学生阅读了很多书,却未能有效提高语文成绩,是低效的……
  
  那么该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又如何推进?如何让名著阅读教学目标化,阅读指导系列化?如何解决当下学生阅读名著的困惑,提高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并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实现真阅读呢?
  
  二、解决策略
  
  (一)首先要明确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最终的阅读目的。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应熟悉作品内容,关注人物命运走向,以及与人物命运走向相关轨迹的重要因素;理清人物关系,从中把握主旨;梳理作品结构,感受作者创作意图以及价值观,审美观。教会学生阅读多种文学体裁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运用的能力。
  
  而最终的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涵养性情、提高思想素质。提升文学、文化修养,提高逻辑思考、文化思考能力 。
  
  (二)具体实施时,要老师们熟悉名著导读的4种基本课型,并且知道每种课型的具体引领方法。
  
  1.陌生状态下的导读,即引读课。核心教学目标应是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而基本教学内容应该围绕作者(时代、生平、作品风格)、作品时代背景 、文学史地位、作品主要人物及关系等。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个大致的认识,最主要的是有阅读的兴趣。
  
  2.阅读过程中的分享,即推进课。核心教学目标则是看学生是否“读懂”,上课应着力解决“复述故事情节”“经典情节欣赏 ”“人物形象的分析”等基本内容。
  
  3.读后的小结总结,即提升课。核心教学目标应是“读懂”“读会”。老师应围绕人物的深入探究、思想意义、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其艺术及文学的价值、感受作者创作意图以及其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再认识。
  
  4.学生分享阅读成果即展示课。学生应该重点关注“内容”“主题”“人物”“艺术特色”等方面,教师做好学生分组,分专题的指导,组织学生汇报阅读成果。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可以采取知识竞赛、手抄报、读书笔记、故事会、演讲、辩论、课本剧、故事补写的形式进行汇报。
  
  当然,熟悉了上述这些还不够,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所以如何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就成了绕不过去的问题。
  
  阅读之前,老师要给学生来个小引,之后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规划,下发阅读任务单。在阅读循序渐进地开展的同时,老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测。期间还要找出名家的评价,优秀的笔记示例来激发学生进行深入地研读,真正地让“学得” 变成“习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仅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还要解疑答惑,让困惑的人豁然开朗,而罗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她让我们不仅知道了“整本书阅读”是怎么回事,还知道了该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怎么能够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这就是此次参会学习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