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校园植物志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校园 > 校园植物志 >

桂花

发布:2019-05-22 / 点击:次 / 来源: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拉丁学名:Osmanthus frgrans(Thunb.)Lour.

  别名:木犀、岩桂

  科属:木犀科 木犀属

\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色,不裂。芽叠生。单叶对生,叶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上半部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具短柄。花簇生叶缘或聚伞状;花小,淡黄色,浓香。核果椭圆形,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分布

  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各地,华北多行盆栽。

  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分布情况

  1、3号宿舍楼前 阶梯教室东

  B楼、C楼之间 综合楼公寓之间

  C楼、D楼之间 综合楼东

  D楼、E楼之间 篮球场东侧

  食堂通道 校园西南角

  音乐楼东侧 音乐楼后侧

\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主要价值

  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

  植物文化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客座新闻》中记载:“衡神词其径,绵亘四十余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其数竟达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见当时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树。在现代园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等优点,用作绿化树种。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对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传统配置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

  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李白: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李贺:“翩联桂花坠秋月”、“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朱熹《咏岩桂》: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朱淑真《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高适: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元稹: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颜真卿:山寒桂花白

  张九龄:桂华秋皎洁。

  屈原 《离骚》:援北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酌椒浆。

  范云《咏桂》: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朝。

  李清照《拥鸽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陈志岁《桂花》:“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