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特别关注 >

教学目标的这几大误区,你还要继续错误下去吗?

发布:2018-12-11 / 点击:次 / 来源:

\

编者按: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枫杨东校区十分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一方面加强引导、培训和研讨,廓清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困惑,另一方面善于结合教学实践,找到切合师生实际的方法和路径。

  而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又是分步骤、分专题进行的。一年多来,继“关注学生的课堂”、“作业的布置和落实”之后,近期学校又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计”这一专项教学策略的讨论和实施。教师们踊跃参与,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在这期间,老师们都认真撰写了教学实践反思和心得,从认识和实践上对自己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们这些切身的感悟,基本上可以概括为10大总结收获。而这10大总结收获,也基本廓清了教学目标的意义、教学目标的特点以及设计目标的要领三个方面。

  10大总结收获中,第一、二个是对教学目标的意义的认识;第三、四、五个是对教学目标特点的领会,老师们领会到的教学目标的特点是:层次性、导向性、激励性,这样的目标就能准确、适切、务实、可测;

  第六、七、八、九、十个则是对设计目标要领的把握,老师们认为,如果制定的目标不符合学情,无法操作、无法检测,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的,在设计学习目标时,需要做到以下5点:盘点知识、分解课标、解读教材、学情分析、整合取舍。

  01

  以前总感觉课堂教学目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远不如教学环节更有用。教学目标不是可有可无,它是落实课程内容、实施课程计划的关键所在,是教学设计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前提,是一堂课学习的灵魂所在。

  刘 梅(七年级地理老师):我记得工作6年,我曾经非常注重于做课件、非常热衷于搜索、剪辑各种视频、非常想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活起来,也非常卖力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可是,我从未想过,高效课堂还有一个更有效的着手点: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叙写。

  谢婷婷(七年级历史老师):以前和历史组同事一起探讨过中学历史到底是要学生学会什么的时候,只知道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学科思维方式。但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这种学科的思维方式,还是没有抓手。

  现在认识到了,落实学科思维培养的方式需要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教学目标,只要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学科思维自然而然地就贯彻在教学过程中了。

  冯文静(八年级语文老师):一节课40分钟,通常老师点评作业要用掉3—5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一节课真正的教学时间大约35分钟,这35分钟,需要学生阅读,圈点勾画,思考,回答问题,还有老师的讲。我讲课进度较慢,究其原因总害怕自己说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因此总是觉得课堂时间不够用,想说的还没有说完。

  如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高效起来,需要我们要制定有价值的学习目标来创造有效课堂,让学生的收获最大化。

  李天凯(八年级思品老师):思品学科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困惑,学与考的断层,背书与成绩的断层,七八年级与九年级的断层,九年级与中招的断层。

  这些断层是我近些年教学中的困惑,也是学科组重点探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目标重要性的重新认识,瞬间打开了我对于这些断层的困惑,这些断层都是思维上的断层、能力上的断层,归根结底是目标上的断层,

  比如,九年级与中招的断层问题,中招的出题依据是课标,课标上呈现的又是培养结果,可以说,中招依据课标考察了学生的思品学科思维,而整个初中思品的教学又往往陷入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上,忽视了课标,更忽视了课标背后的能力要求,因而现在看断层,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上造成了断层,割断了教材与课标的联系,我们教的兢兢业业,学生学得辛辛苦苦,困惑却越教越多。

  张英华(八年级语文老师):以前总感觉课堂目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远不如教学环节更有用。而平时备课的时候也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环节上,力求新,奇,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她们对学科的兴趣。以为课堂环节设置好了,上起来酣畅淋漓,而学生听的也是陶醉,这样就是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标准。

  我过分地看重“怎样教?”“设计哪些环节或活动?”“教什么内容?”“补充哪些材料?”“要选哪些题练习?布置哪些作业?”局限于一些外在,而忽视了最核心的东西——站在学生立场,让学习清晰看得见!

  好教师应是发现者,教学设计的使命是发现而非遮蔽,教材是教不完的,但是规律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借助教材背后的关联,学生理解的关键,知道学生学什么最有价值,会评价学生是否学有所值,能帮助学生学有所值,才是优秀的老师。

  02

  以前总感觉教学目标是教师讲课用的、针对教师的。其实,教学目标更准确地说应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依据文本、课标的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设计明确、切合学习者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王 丹(八年级英语老师):教学目标,就是要将学生带到哪里。要清楚这一点,就要思考学生现在在哪?再问自己怎么知道已将学生带到哪里了?若未到,如何补救?到那里是凭学生自己的努力吗?怎么帮助学生学才好?当这些问题还在大脑里回旋的时候,不妨再问:“为们么转变了学习方式,效果还是达不到呢?”前提是教学目标是否正确,有价值。

  周书平(七年级生物老师):虽然每节课反思都会觉得重难点也突出了,目标也完成了,学生的练习题怎么反复做还是错呢?进而反思,因为没有站在学生立场,没有制定出适合学生的适切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制定的目标只适合教师而非学生。

  樊无双(七年级数学老师):我反思了自己的“备课”,更多是在“备教师”,理清楚自己脑海中的知识点和逻辑才能放心地走进教室,但学生站在听众的角度直观面对我的“滔滔不绝”,真的是由易到难,对应变式,在讲迫切想听的疑惑点吗?

  相信只有在备课时把“备学生”放在首位,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细细体味初学者的困惑,帮助他们理一理知识点间的联系,安排好给他们渗透知识的顺序,才能为他们解惑,真正赢得尊重。

  徐 莹(七年级语文老师):用一句话概括目标教学的有效——“知道学生现在在哪”。知道了学生现在在哪,也就是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目标设置的合理,那么接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去哪才好”?“怎么好才叫好”?怎么知道你已经将学生带到那里了?这个就叫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不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是要思考“学生学到了之后,我们该怎么办?没有学到,我们该怎么办?怎么补救?”

  以往我们总是只关注学习方式,不关注学习目标,这是舍本逐末。学习方式只是方法,是形式,它有效无效,前提是目标是否有价值,内容决定形式!只有方向对了,学生才能学有所获,教学才会有效。

  杜丹丹(七年级语文老师):以前我所理解的学习目标是对学习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也可以直接说是教师想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的目的。所以在写教案时,有时也会写为“教学目标”,认为并未有何不同。学过《课程与教学论》的自己,还非常自信地常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在学习目标中。

  但经过这次培训,我不会再将“学习目标”写为“教学目标”,因为它的制定必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是教师的角度。

  站在教师的角度制定目标,我会想:我要怎么教?我要设计哪些环节或活动?我教什么内容?补充哪些材料?把课堂的中心放在了“怎么教”上面;而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学习目标则截然不同,我会重点思考:学生学什么有价值?怎么帮助学生学有所值?这时,课堂的中心就在“学什么”。

  很明显,“学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教师所教皆为学生已会,那么再精彩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活动,对学生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现在若再为“学习目标”定义,我认为是这样的:学习目标,即站在学生立场,通过学习活动对学生未掌握知识的预期学习结果的设想。“站在学生立场”和“学生未掌握知识”这两个修饰语,是我对学习目标的新认识。

  03

  以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没有层次。层次性应该是教学目标的首要特性。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基础和学力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能通过有效的路径获得成功。

  张 健(七年级英语老师):过高的目标会给教学和学生均带来不少的困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认为学生程度差、带不动,而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目标设定过高完不成而失落沮丧,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若学习目标过低则会使学生上课感到轻而易举,不能更加专注,学生进步速度减慢,授课质量也会降低。因此,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体现层次性。

  康 静:(七年级数学老师):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的能力,要面向全班学生。熟悉自己所教的班级,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作必要的调查,搞清“优秀”生到什么程度,“基础” 生到何等地步,“中等”生占几分之几,这样就便于确定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

  既防止制定的教学目标太多或太大,又避免制定教学目标学生轻而易举达标,浪费课堂时间。坚持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融汇成一体。

  沈双月(七年级英语老师):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哪些是近期目标,哪些是远期目标,哪些是目前可以实现的目标,哪些是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推移可以实现的目标,这些都要有层次性,没有学会走路不可能学会跑步。

  目标的制定要有适度的弹度,制定目标要留有余地,不要刚性太强了,没有可执行性。有弹性的目标可以为未来教学留出足够的教学空间,也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王欣欣(八年级英语老师):教学目标的设定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为基础目标,是“是什么”的知识。第二个层级为“怎么样”和“怎么做”的知识,也就是理解性目标。第三个层级是迁移、应用性目标,学生们需要学习的是抽象、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则、方法路径及使用条件以及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规则解决问题。

  第一个层级的目标是教材上陈列出的事实,不需要老师教学生即可掌握。而后两个层级的目标才是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制胜的法宝,也是教师真正需要在课堂上重点教的东西即为学生的真正理解而教。

  毛明智(八年级物理老师):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学力的不同,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目标:基础性目标——要求100%学生达到的目标;拓展性目标——要求80%以上学生达到的目标;挑战性目标——面向5-10%学有余力、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的目标。

  相对于布卢姆认知领域的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分类目标而言,以上三个层次的目标层次较少,语言通俗,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便于教师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在具体设计中,基础性目标主要是对应基础和理解层次的目标,拓展性目标主要是对应迁移和运用层次的目标,而挑战性目标则主要是对应综合与创造层次的目标。

  04

  以前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达成度往往缺乏清晰、具体的表述,难以落实到位。学习目标必须指向明确。一方面,目标行为动词必须具体明了,尽量把体现过程性的行为动词转化为体现技能性的行为动词;另一方面,学习目标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可测,要有质性和量化目标。

  张文利(七年级英语老师):学习目标必须指向明确,目标行为动词必须具体明了,尤其在表述中,不能使用模糊不清的目标行为动词,比如“了解”,比如“掌握”,因为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他们很难界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了解”、“掌握”,所以具体表述上使用“我能说出”、“我能辨认、复述、识别、背诵、回忆、选出、举例”等句式,尽量使目标描述具体,便于落实到位。

  王 振(七年级数学老师):我们数学组全体老师对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目标方面的相关动词进行了分类整理,具体如下:

  作为学生能力目标的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体验、欣赏等,而相对应了解层面的技能动词有:知道、识别、描述、列出、说出、列举、找到等,理解层面的技能动词有:认识、比较、区分、画出、检验、比较、刻画、推导、说明、估计、表达、区分等;掌握层面的技能动词有:判别、求出、会用、计算、求解、辩认、化为、解决、判断、想象、选择等;运用层面的技能动词有:证明、度量、换算、计算、会画、会作、制作、会使用、描出、建立、能写出等等。

  那么,在今后的撰写教学目标时就应该尽可能避开能力型动词,而应该尽可能运用技能性动词,这样即可使学生目标感更强,更清晰,也便于检测。

  姜兆雯(八年级历史老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投入使用后,最大的感触是教材内容变多,知识点碎且时代背景更加宏大,讲授起来容易出现课时不够且重点难抓的现象。但是根据课程标准,不同的知识点对初中学生提的要求却是不同的,有的知识点且要求了解,有的要求理解,有的则要求掌握。而不同层面要求的知识点授课所分时间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了解层面的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得到,教师要做的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列举、复述等)给足学生时间后公布标准答案,并规范学生在课本相应位置上标注即可。

  理解层面的才是课程探究的重点,教师需要在此花费较多精力结合中考题的出题方向、设问形式通过“概括”、“归纳”、“说明”、“比较”、“分析”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运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来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及培养家国情怀。

  这样下来,明晰了授课方式,有限的40分钟才能详略得当,轻重得宜。

  郭 闪(七年级语文老师):学习目标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一定是教师能够观察到的学习行为,必须用行为的显性动词来表达。知识类的“了解”目标行为动词可以表述为“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知识类的“理解”目标行为动词可以表述为“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知识类“应用”目标行为动词可以表述为“设计、质疑、撰写、解决、检验、总结、推广、证明等”。

  能有具体的表现程度为最佳,例如“我能够用600字描写2016年美国大选的过程和特点”。

  朱雅雯(七年级英语老师):我们选择人教版第七单元听说课,制定目标如下:1、借助图片展示和师生活动,能准确识记20个左右与购物主题相关的目标词汇与句型。2、结合听力和对话练习,能准确获取信息,模仿对话。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能够创设与购物主题相关的情景对话,并运用核心句型进行交流。

  根据教学目标导向性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在这一课时中,目标语言有哪些?哪些目标语言居于核心地位?获取核心目标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正确使用目标语言?

  以此,最后我们制定了最终的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学习目标,即:1、结合图片,能准确识记15个左右与购物相关的目标词汇。2、借助广告文本,能准确提炼广告用语(祈使句)以及常用句型。3、通过浏览真实广告案例,能仿写促销广告,制作海报。

  05

  以前常用“使学生……”、“培养学生……”、“教会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句式表述目标。既然学习目标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那么它一定要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性,教给他们“学而后会”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价值,让学生获得满意,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

  王 振(七年级数学老师):“如何通过学习目标的制定来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一直有个误区——就是自认为学生挺喜欢自己的数学课,为什么呢?也仅仅就是讲课有趣吧?现在才真正明白:学生需要的所谓的兴趣,即好奇心,这只是引起学生上课注意的最浅层的驱动力,而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成就感!

  而学生成就感的获得就需要来自老师的引导,首要的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要适切,即学生学什么最有价值、学生愿景如何。

  王 欢(七年级语文老师):语文这门学科兼具知识性和人文性,让我深受感触的是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常常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目标,殊不知这类目标可以不写,而且我们会有缩小或抬高教学目标的趋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伴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不能通过单独训练达成的。

  杜丹丹(七年级语文老师):当学习目标指向“为何是”和“如何做”的时候,就是适切的。所以要制定学生通过探究努力才会获得的学习目标。

  翻看之前的教案,忽然发现现代文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第一条,我的设定皆为“掌握生字词”。掌握生字词是学生不需要过多探究,也许他们仅仅需要多看几遍就能够达到的目标。每课的生字词虽然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这个却不能作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只有设定学生经过探究和努力才能获得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够对语文课充满兴趣。

  所以要制定能对学生有持久学习价值的目标。比如:一篇课文中会有“人物”“事件”“情感”,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学生去找有几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件,体现了什么情感,这些都是教材直接呈现出来的事实性知识。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探究怎么概括事件,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不仅仅是在学习这篇文章本身,而是绕到了文章背后,学习“学科思维”。

  樊玉红(八年级历史老师):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化问题意识对学生最有价值,要学会发现问题。比如:新史学主张“研究历史要从现实问题出发,并严格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研究;既强调历史为现实服务,但又不是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强调“史学的精髓和兴味,恰恰在于人类生存的各种基本条件同日常问题之间有着积极的和持续不断的联系,前者为人类的生存规定了界限,后者则是人们自觉参与斗争的东西。”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的问题不仅仅来自于过去,也来自于生活和当下的社会现实。

  因此,备课和组织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要善于发现现实当中与历史相关的问题,也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需求相联系,从而理解和激发他们内部的学习兴趣。

  孟庆言(七年级思品老师):只有学而后会的学习目标,才能不断激励学生求知欲。尤其是对于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书上面的道理孩子们大部分都明白,不需要讲解。并且学科知识又以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以具体的活动实践为目的,所以更不需要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与阐释。那道德与法制课教师的作用在哪?

  一是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背后的联系。作为初中生,孩子们的思维还无法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结,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让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让每个知识都产生于知识网中,让每一个知识在知识网中变得有意义。

  二是在于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与方法。如何把阅读理解的意识、方法在课堂上达到落实,是接下来我的课堂的重点。

  三是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背后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即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基本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大的角度进行,中招考试也几乎是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能力的考察。知识的关联性就在于可以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就需要落实到每一节课堂上。

  06

  以前的目标很少考虑知识的衔接问题,往往使一堂堂课成为一座座孤岛。因此,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善于盘点本节课要用到哪些知识,与哪些知识有联系,既要盘点已学知识,也要盘点新学内容,唯此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冯文静(八年级语文老师):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明确初中三年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三年的教学中合理安排,在适当的章节学习相应的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思维。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胸有成竹,能把握教学的节奏,如七年级下讲解《植树的牧羊人》,陆老师很自然地通过植树节这一徽标,讲解了徽标类题型,若不是听了他的课,我可能要到考试中出现该题型才会补救。

  王 盼(七年级生物老师):制定目标前的盘点知识,要了解教材处于第几单元第几章节,和前后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些统统是要弄清楚的。

  以《单细胞》这一节为例,教材把它安排在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最后一节,在前两节学生分别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物,不是那么抽象,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更清楚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学生可能不明白所有的生物都是多细胞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认知会更加全面。

  另外,还要盘点清楚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第一个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第二个是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第三个是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其中,重点就是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

  王宁艺(七年级历史老师):知识都是有关联的,即使教材上不显现,作为老师,教出来的知识,说出来的话要让学生“清晰看得见”。

  比如在历史课上讲解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导致了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这一现象的时候,中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额外现象,比如说开垦荒地以及私田的出现,由于这一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要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时应该把相关联的知识衔接好,把语言设计地更接近学生,并且再配合着图画演示。

  齐景佳(八年级语文老师):我认为有价值的目标,就是知识(载体)+技能(目的)。每一个年龄阶段的能力、技能都有所侧重,因而我需要结合中招试题的考点继续完善语文学科技能地图,只有做到对前进方向的整体把握,我才能对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

  毛明智(八年级物理老师):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首先要做五年的中招试题,并且对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弄清楚以下几点:一是考察的相关知识点都是什么?评价的形式是什么?二是针对该知识点命题的难度有多大?三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向在哪里?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再结合教材,确定课堂的重难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有策略突破。

  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素材,了解在中考中学生容易出现的易混易错点,哪些知识点对他们来讲是可以通过自学学会的,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通过老师的解读才能够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练习并反复强调的。

  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够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针对孩子们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易错的习题,在课堂上合理分配时间,在对基础知识点有一定检测的前提下,讲孩子们不易理解的,练孩子们容易出错的,那么这样的应该是有价值的课堂。

  王 丹(八年级英语老师):就研究中考试题来说,从实效性来讲,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的中考这一阶段性目标来展开的。中考试题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以及对情感价值观的体现就是我们课堂上要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和学习的内容。所以,研究中考试题中所蕴含的这些考察点并结合章节内容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务实有效从而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07

  以前在制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时,往往忽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学情分析是指分析学生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却没有掌握,哪些知识学生曾经掌握现在却掌握不牢靠,哪些知识对学习是难点。

  刘 瑞(七年级英语老师):站在学生立场,让教学目标清晰可见。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在上课前我们应该弄清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充分了解学情后再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明确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

  带着这个问题审视了自己以往的课堂,在教学中我还仍然存在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唯恐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

  例如在文本解读时学生已经掌握的词组或短语我还会不厌其烦的再强调几遍,课堂教学以记忆和知识传授为主。其实,学生通过阅读和自主学习就能掌握的课本知识就不要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授,这种浅层次的表象知识在学生认知领域中属于事实性知识,也就是记忆能力层级,而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才是我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这一点和目前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不谋而合。

  王 盼(七年级生物老师):我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时间很紧张,一节课很难留时间让学生做练习。自认为一节课学生活动丰富,给学生拓展的课外的有趣的知识也不少,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学生本不该掌握那么多,如果老师给学生讲的太多,孩子们要么作业压力大,要么挺热闹,看似丰富活跃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掌握的并不好,感觉老师讲了一大堆,云里雾里,找不到重点。其实,这就是没有在分析学情的情况下来制定教学目标,上课凭经验自由发挥,是不可行的。

  张永祥(七年级数学老师):知识是塞不进一个人的大脑的。要想让学生学习,必须攻心。要转过身去,寻找学生最想学的内容,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赢得学生的学习。学习是本能的需要,没有人不上进,没有人不想变的更好,更有价值,没有人不想要尊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的尊严。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价值,有成就感,就必须让学生学的东西有用。学生有获得感,才会有归属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不只是老师的讲授。要激发学生有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欲望。

  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学习目标,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要把每一个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既能找到归属,又有成就感。

  冯文静(八年级语文老师):一堂课上下来,效果如何,其实老师内心很清楚,好的课堂,老师如同一个导演,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其角色中有一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失败的课堂就会变成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的拙劣“表演”。

  每节课都做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操作上确是不太现实。我一般会问三五个同学(中上层学生)对本篇课文最感兴趣、最想学习的知识(有问题的地方)、已掌握的知识,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所侧重。筛选提取概括信息,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学生往往会一处一处找出,缺少分类总结能力,这虽然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但教学中需要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用老师的智慧引导学生挖掘出来。

  如《爱莲说》一文,我们往往抓住莲花的君子特征大讲特讲,托物言志往往一带而过,这恰恰是舍本逐末。大部分学生一般对莲花的君子特性在预习时就已明确,因此教学中只需检测评价,总结即可。学生有疑问的正是“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的区别,我们却选择了忽略回避。学生需要的没有讲清楚,在学生已掌握知识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无效/低效课堂。

  08

  以前总把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混为一谈,致使课堂教学目标过大,不着边际。因此,设定教学目标首先要把课标进行有效的分解,把隐形的、内在的认知水平的要求,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具有外显性的要求。

  刘志刚(八年级数学老师):对于课标大家或许都很熟悉,但到底有什么用,怎么用,大多教师并不是很清楚。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教学目标栏目的编制或填写都是复制和照搬教材上或评价手册上的现成的目标,而很少思考课标与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到底有多少关联。很多教师,都知道课标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么有效应用。

  课标是国家对学生要养成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考试都会围绕课标出题,所以课标就是考试的指挥棒,课标在哪里,我们的目标就应该围绕在哪里,不能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但同时,课标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不可能具体到每节课的要求。所以,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把课标进行分解,分解过程中不可降低课标要求,也不可扩大要求。

  杨 滢(八年级思品老师):源于课程标准的正确的目标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分解,把隐形的、内在的认知水平的要求,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具有外显性的技能动词的要求,才能清楚我们到底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只有目标具体了,评价才能具体。

  例如思想品德课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第二模块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的课标要求中,“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这是教师要教的,并且是正确的。但是“理解”如何教?最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考试评价中,考查的也正是学生如何理解“某一个”文明交往的“具体的”行为。

  袁 敏(八年级地理老师):细化课程标准,行为动词需可衡量。在以往的目标制定中,有依据课标制定学习目标的意识,但是并不懂得怎么来细化课标,所以基本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加上认知条件或者直接参考教参,并未关注到学生应达到的认知程度以及目标中所用的行为动词是否可衡量。

  比如《多变的天气》的课程标准之一“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就可以这样细化分解为两条:1.结合实例与数据,对比说明人类生产和生活与空气质量指数之间的关系;2.举出至少两个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能够提出解决措施。

  张永祥(七年级数学老师):我们的知识分为不学就会的、一学就会的、学而后会的。学生不学就会的没有成为学习目标的价值,一学就会的当成目标意义也不大,我们要的是学生学而后会的这一部分。要瞄准这一块制定出具体,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比如我们数学上的需要总结升华的规律、方法。知识只是载体,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目标制定后层次要清晰、准确、可评价,才能培养与学科思维相通的关键能力。我们要教思维、教方法、教过程、不教答案。要梳理课标,分解课标,把表示水平的词转换为技能动词,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知道我们这节课就是奔着这个东西来的。

  王珊珊(七年级英语老师):英语课的教学涉及到不同的课程类型,包括听说课,阅读课,作文课等等,主要培养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在课标的基础上,在对学习目标具体化的原则的指引下,我们英语组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听的能力为例,把目标进行了如下的撰写: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推断说话者的意图。2.能从对话中提取信息和观点。3.借助语境推测生词词义。4.能针对所听内容记录关键信息。

  这样的分解,就把教学主体、内容和评价融合在一起。这一节课我要学生掌握哪个具体的技能,哪个具体的知识点,对这些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学会这些技能,一目了然。

  09

  以前目标很少考虑文本内容,和教材脱节,在讲课时,要么把内容讲得过于深奥,要么讲得过于浅薄。这就需要解读教材。要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要学会整合教材知识,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

  梁瑞颖(七年级英语老师):实际上所有考试的内容都源于课本,我们常常在思考怎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东西,却忽略了怎么让他们掌握最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最值得学习?在我理解来看,第一点是知识性层面的讲解,不管用何种策略,最终要达到的要求是学生需要明确的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这是做题的基础。

  第二点或许我可以理解为是我们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培养思维。知识层面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失会被淡忘,可是思维不会。学生如果能够形成学科思维,那么考试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思维或技能的培养在这里就是所说的“藏于课本背后的东西”,教材中环节设置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能就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钥匙。

  按照课标,此篇/节应该学什么?教材最显著或最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获取关键知识的方法/规则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给了我们制定学习目标的一把钥匙。

  张永祥(七年级数学老师): 要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要学会整合教材知识,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目标,要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要研究教材,把教材充分掌握,深入挖掘,要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现有基础。预设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争取让学生课堂就能讲一题,会一类,通一法,我们要教思维,教知识之间的联系,教解决问题的方法。

  袁 敏(七年级地理老师):所谓解读教材,要清楚 “这一章节中,概念性知识有哪些?哪个概念居于学科中心,是学科学习的枢纽?”、“在这一章节中什么样的规则能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对其生活具有持久的价值”这两个问题,并且要经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找到达成结果目标过程中的最关键的目标。

  刘 瑞(七年级英语老师):阅读教学始终处于英语教学中的“龙头”位置,阅读教学是主阵地。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教学,发现自己仍存在阅读碎片化、肤浅化、模式化的现象。课堂仍以记忆为主,设计问题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没有对单元主题进行整合加工处理等教学痛点。

  英语课标对阅读五级要求中明确提出学生要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并理解生词的含义,这在英语中考题和测试中也是必考的题型之一,我们经常抱怨学生这么简单的词汇都推测不出词义,而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在课堂中我们真正教过学生如何去猜词的方法。现状是我们在授课中经常以赶进度为由,不给学生思考的过程,直接告诉了学生结果。

  如何通过语境猜测生词、如何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判断文章主旨大意,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如何依托文本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学生最值得学的东西。

  所以,教材只是实现我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手段,“走进教材是为了跳出教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这样的标准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努力传递给学生最有价值的,让学生学有所值。

  王宁艺(七年级历史老师):学生学习什么才会更有价值?那到底学生学习什么才会对他更有帮助呢?我认为不是那种学生能够在课本中一眼就能够找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对课本的阅读,深入思考以后能够深入得到的东西,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用这些知识做事,不是仅仅记住。

  比如历史科中的《动荡的春秋时期》的第二个子目,“王室衰微”,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材料阅读的性质,那么上课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思考一个问题“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老师再在多媒体上出示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自我归纳概括总结,进一步提出“在王室衰微下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由此帮助学生引入下一个子目“诸侯争霸”。

  那么,在这样的讲授中,学生能够很好的理清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也进一步达到了锻炼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10

  以前设计目标只是一条条罗列,看上去很丰富,实际上不精准。需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整合,首先选择适合学情的核心目标,然后寻找“支持目标”、“基础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群。

  张 柘(七年级语文老师):将若干条教学目标整合为一条“核心教学目标”,即最能反映教学对象本质的、最贴近学生需求和考试题目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在罗列出符合课程标准的若干教学目标之后,要敢于推翻先前的思路,绕到课程标准的“背后”去,探寻课程标准与教学对象的“灵魂”所在。一旦找到并制定出核心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变得无比精准、无比契合学生需求。

  这一过程好比国家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而学生群体中的“贫困户”正是不知道上课该“学”什么、不知道考试会“考”什么的学困生,一旦他们了解了课堂的核心教学目标,面对课堂教学就会如鱼得水,进而取得出人意料的进步。

  牛志英(八年级地理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整合,可从了解层次、理解层次、运用层次这三个层次入手,这每一层次对应都是对孩子不同的要求,最终这节课要走到哪里是非常明确的。

  比如学习长江这节课,最初学习目标是简单的3个步骤:一是长江的概况(水系特征),二是长江的水文特征及长江开发,三是长江各河段的问题和治理措施。这样的目标无非是把课本上的知识重新梳理了。其实,课本上有的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要我们干嘛!

  于是,我转换了思路,本着让孩子学了长江后,不管以后遇到哪条河流,都要会用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去描述它,描述的同时还应该会分析该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才是孩子应该达到的高度和最终要明白的知识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我把握住了最核心目标。

  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会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继续追根溯源,我找到了支撑他的东西,比如会归纳河流水能资源、航运价值、问题河段治理的一般方法。那么我接着思考,学生要通过什么才会描述长江的这三方面功能呢?最基本的就是要会描述长江的水文特征。这才最终形成完整的学习目标。不是之前的假大空,而是确确实实看得见,操作性强的目标,学生一目了然。

  刘 梅(七年级地理老师):目标的整合,“逆向定位法”是一个法宝,即从“一锤定音”到“任务分析”再到“学习起点”。按照这样的方法,三步分别确定的是“中心目标(关键目标)”、“支持目标”、“基础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群。

  按照这样的制定方式,能很清晰的搞清楚一节课哪些地方需要多花时间,哪些地方只需要学生自学完成,这样每节课都可以有的放矢。那么有些优秀老师任何作业也不布置,学生成绩却非常好,也是绝对有可能的。如此,我们一直想要的“高效课堂”也就实现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按照“逆向制定法”,我们对之前定的目标做了很大的调整。

  原稿是这样的:1.结合生活实际,准确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在不同情境中正确运用。2.阅读图文资料,正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描述简单的天气图。3.阅读数据和图表,准确说出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关系。4.小组合作结合生活实际,列举至少两个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的实例,并能够提出解决措施。

  更改后是这样的:1.结合实际及图文资料,准确区分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会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及空气质量指数表。2.结合实例与数据,对比说明人类生产和生活与空气质量指数之间的关系。3.举出至少两个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能够提出解决措施。

  对比两次制定的目标,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知道“高效课堂”的科学做法是什么。那就是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对课堂时间的分配更加合理,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成就感,从而极大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郭 闪(七年级语文老师):目标的整合要善于“追问逐减”。第一、按照课标确定此章节应该学什么?第二、教材最显著或最关键的知识是什么?或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怎样?第三、获取关键知识的方法、规则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了学习由“个”到“类”的思维路径的总结,从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这实际上是对“教什么?”的本质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