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特别关注 >

让真正的学习发生

发布:2023-06-20 / 点击:次 / 来源: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知识和方法,也总是安排各种任务检查和落实,不断帮助学生总结各种方法和规律。但是,强行的灌输往往不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方法死搬硬套,知识僵化孤立,没有经过自我构建的知识和方法终究无法和个人融为一体,面对评价中的复杂情景时,就会显得蹩脚和局促。久而久之,学生没有获得感,就会逐渐厌倦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学习欲望也会在愧疚和无助中逐渐消退。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通过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有效搭配,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教师的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指向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应该是主流。学生学的目标、学的起点、学的机会、学的过程、学的指导、学的评价和学的支持是我们教学思考的基本遵循。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是主流,教师的教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恰当目标的确定、学生起点的把握、学习机会的创设、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提升的设置、学习困难的指导和学习评价的设计和补救。所以,一节真正好课的显性标志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呈现出的学习效果,这可以称之为“真正学习的发生”;一节真正好课的隐性标志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能力,结果的预估、评价和调整能力。最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促进了一节好课的诞生。一节课对应的知识生成、能力提升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主观能动的;教师的教也不是被动的,而是主观能动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需要遵循和反映客观存在,同时又能够促进和影响客观存在。“促进客观存在”指的就是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建构和素养的产生。

学的目标的确定

  “学的目标的确定”要有学习经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志。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最终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学习的过程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考虑,教师通过情境化、议题化、结构化来创造学习机会,学生通过调动已有经验、观察学习材料、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科能力,形成学科素养。学习的结果需要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显性表现来评价,比如学生能够回忆、解释、举例、实施、区分、组织、评判、计划、建构等,根据这些目标来设计、实施、评价教学。

学的起点的把握

  “学的起点的把握”指的是我们要对学习对象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查和了解,选择恰当的教学定位。高起点对应高的目标定位和有难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低起点对应低的目标定位和平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有较大差异的起点对应不同的目标定位和有差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才能准确的定位学习目标和教学设计,才能提升课堂的效率,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获得感。学生的学习起点往往可以通过小初教材衔接的研究、课前的调查访谈等方式来掌握。

学的机会的创设

  “学的机会的创设”指的是课堂上需要有和目标相匹配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本质上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学生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只有给予学生恰当的学习任务,才有可能调动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主动构建的积极性,才能够激发学生探索不同策略从而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兴趣。可以说没有恰当的学习任务就没有学的机会。学的任务要对标学的目标,但又不是直达目标,课堂上设置的学习任务应该是分阶段有步骤进行的,逐层的任务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的机会的创设”包括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立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避免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学习机器;“学的机会的创设”还包括给学生在课堂上提供“学的时间”,课堂上要有学生看、写、思考、交流的时间,教师要对任务完成的时长和学生完成的差异进行估算,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充分锻炼。其中,课堂上学生“写”的时间的保障是最能够直观反映全体同学思考结果的方式;“学的机会的创设”还应该包括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另一重空间”。能够让学生自我生成,产生疑问和自我思考。一帆风顺的课堂不一定是成功的课堂,充满疑问和新的思维生长点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我们应该允许和接受学生的质疑和困惑,我们应该欣喜学生产生的新的想法和观点,让我们的课堂给孩子提供多一种可能,只有这样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学的过程的指导

  “学的过程的指导”是教师课堂智慧和专业技能的集中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较难情景的时候,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堵点,教师不能够急于直接讲解告知,而是要学会为学生的堵点搭建支架,通过回忆旧知、联系类比、分解推进、思路梳理等方式为学生疏通引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起点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呈现差异性:有的学得慢,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浅,有的学得深。那么针对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有差异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为学得快的学生设置“障碍”以促进其更好地提升;为学得慢的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支撑,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学的提升的设障和指导需要教师对于学习目标的精准把握和学情的精准关注,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教学就有方向。教学的设障可以通过升阶的设问、题目的变形、多思路解答、学生评价和修正来实现;教学的指导可以通过降阶设问、思维搭梯、群学互助、讲解练习、面批面讲、个别辅导等来实现。

学的效果的调查和评价

  “学的效果的调查和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不同的手段策略了解学生学的效果,以获得调节教学的条件准备。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巡视、展示、练习和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听没听懂举举手,学生练习的时候走下讲台巡视,对于学生的典型答案进行展示交流和评价,一节课讲完之后让学生总结收获进行课堂小结,设计和目标匹配的随堂练习进行测试,这些手段都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实际学习效果。如果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调查和了解,学生接受的不好,老师就需要停一下,缓一缓,再来一遍,再换一种。让课堂慢下来,并不是一种低效,而是一种责任和专业。如果在随堂练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掌握得不好,教师就需要通过课后辅导和课后作业来实施教学的补救。

  课堂教学的观念和技能是时候转变了!转念想着学生,转身看着学生。在奋斗的此岸走向彼岸,渡船的人永远是自己,会辨别方向,能经历风浪,能抵抗疲劳,能应对急流,而所有的一切技能和素养的获得基础就是需要自己踏上船,拿起桨,勇敢地划。而师者的责任,永远都是站在岸边,拿着明灯为他呐喊。而师者的智慧,永远都是告诉他彼岸的风景,为他预设路途的艰辛和教授他驾船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