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有至上的内功心法,而且要有一招一式的绝技
两年前,参加东枫的新教师培训后写的那句话“春风十里不如你——遇见东枫,遇见更好的自己” 仍在眼前;两年后,成长一如当初所言。
万物之中,成长最美。成长是我们终生都要面对的永恒主题。
今天,我以我在东枫这两年的两个故事历程,告诉那些想要成长的年轻同事们:从大学学习到中学实践、从学生到老师,我们的成长该需要些什么呢?
第一个故事: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对很多人来讲,大学课堂上学的那些内容,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几乎很少有能直接拿来用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也只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号召或理念。
毕业后从教的头些年,没人教我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一路摸爬滚打,摸着石头过河,教学成绩倒也不差。
直到来到东枫,从学校对教学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中、每一次考试后的质量分析中和优秀同事的经验分享中,我恍然大悟。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枫杨成功的秘诀,这里在不断推动和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理念。
在东枫,教学是可以细化到十几个环节的,分层教学、梯队管理、成绩追踪、课堂环节、复习课模式、试卷讲评、作业布置、课下辅导、精准培优、如何抓掉线生、“假学”研究、基于理解的教学目标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际体现。
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这也是职业发展的实操指南。
这两年,在教学上影响我的不仅是这样一份实操指南,更有身边同事对待教学、对待学生的敬业精神。
深夜亮灯的办公室是校园里几乎每天都有的“景色”,课间辅导的身影随处可见,借用一位老师的话,“良心活,用心干”!
第二个故事:班级管理中的正面管教与习惯培养。
在大学课堂中,没有人教你班主任工作具体怎么去开展;即便后来有了一些班级管理经验,繁琐的管理工作,忙不完的与学生斗智斗勇的经历,还是让我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望而却步的想法。
初到东枫,如我所愿,不担任班主任工作。
然而在新教师培训中看到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细致安排时,突然发现,班主任工作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从新生入校的每一个阶段该做什么重点工作,到每一个重点工作可以需要采取哪些工作方法,再到学校给班主任提供的各种工作支持和后勤保障。
当看到一位当班主任的朋友在忙碌、充实、有序中的成长进步时,我知道东枫的班主任也是与众不同的。
所以,去年新学年开学时,我也接受了兼任初一班主任的工作安排。
这不到一年的东枫班主任工作中,有学校对各项班级工作的详细指导,有各位优秀班主任管理经验的倾囊相授,这些都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学校为教师安排的一系列正面管教的课程,以及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指导要求,让我不仅收获了管理班级的有效方法,也让作为妈妈的我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收获颇丰。
如今,面对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和突发状况,我心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淡然和自信,而这都源于一年来东枫给到的理念与方法,源于这个优秀班主任团队强大的集体力量!
讲述以上这两个故事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都想成为小说中的大侠。而大家都知道,要成为大侠,不仅要承受痛苦的磨练,且必须具备这几个条件:1.武学天赋;2.内功心法;3.高人指点;4.绝技招式。
如果说六年的北师大学习生活,我修炼的是至上的内功心法,那两年的东枫生活,就是在众多同伴高手的影响下一招一式绝技的实操。
两者的完美结合,自然让我的教师之路成长更多、收获更多。
由此我又想到,人也好比一颗种子,其成长自然离不开土壤等环境,并且二者关系密切。有一段话说得特别贴切:
如果土壤和种子等条件都非常适宜,植物就能茁壮成长。只是土壤适宜,但种子不好;或者土壤不佳,光有优良的种子,植物的正常生长终究还是困难的。
前两天,学校公布了获得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结果,我参与的课题均通过了审核。我想,这大概是对这两年成长最好的说明。
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也就是说孕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不只一种。
但我在东枫这两年的最大的感受是:一个教师所在的学校是这个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土壤,且适合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与这所学校提供的环境的匹配度。这其实也是理论研究成果和名师成功经验所证实的。
未来很长,这里的舞台够宽广,在东枫,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