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词语叫:与时俱进。简单地讲就是:自己的行动和时代共同进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我们不能用老眼光和固定不变的行为来对待我们眼前的事物。时代是会变的,人也是会变的,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把这个词语放在这个场合说就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解读。初中学段有它固有的特点,每个年级也有他固有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提前做出相应的改变,你将会先人一步,强人一步。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各个年级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段的变化。
侯二祥副校长在2019-2020学年上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初三的同学们!你们是东枫杨开天辟地的第一届学生,你们将承载着打造东枫杨品牌的重任,你们的成功,将是东枫杨在郑州教育的第一次惊艳亮相。初三,我们将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没有过渡,不能迟疑,从一开始就要拿出百分百的状态。初三,我们将会迎来更多考试的科目,学习任务会更重,综合性会更强,难度会更大;初三,我们将要迎接智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压力会更大;初三,我们将会迎来654、639、624的挑战,想上好的高中,你的学习质量、学习精细化、满分意识就要更强。初三,永远都是勇敢者的战场,懦弱者的坟墓。面对初三的学习,你们要做到三要:一要,心无旁骛,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远离一切低级趣味,减少一切无效行为,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清空自己,专心致志。二要,不断地给自己打气,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初三向来是创造奇迹的时刻,初三从来不缺少黑马。当面临考试失利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能行;当面对难题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能行;当心情沮丧,想要逃避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能行。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没有体会过拼搏和汗水的初三,初中的生涯是不完美的。三要,有学科总结意识。初三年级是综合性最强的一年,知识和方法都会综合考察。我们一定要有以新带旧的意识,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把新旧知识构建成体系。我建议我们每一个学科都能有一个总结本,总结一些知识的专题和方法的专题,不断联系,不断积累。总之,初三年级的目标应该是相信自己、精益求精、均衡发展。努力要做奔跑者,坚决不做陪跑者!
初二的同学们,很多人都听过初二年级是一个分化期。有些同学经过初二年级的波动会变的稳定和自觉;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出现下滑、没有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导致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又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直白点说就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还没有长大。这种心理会导致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热情高涨但受到打击之后又容易失去信心。有的同学在初一一直很努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成绩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就开始自我怀疑,动摇了目标。逐渐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主动性开始降低,出现假学现象,质量开始下滑。第三,学校环境逐渐适应了之后,失去了原有的行为自觉和敬畏。当出现一些挫折了之后,极容易被外界诱惑,走向自我放纵。沉迷于网络游戏、魔幻小说、低级娱乐,荒废了时光,耽误了学习。针对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促进正分化,避免负分化。给大家提几点建议:第一,定一个追逐的目标,让自己有方向。目标可以是心中理想的高中,也可以是身边更优秀的同学。如果你选择了身边的同学作为榜样,切忌不要事事模仿他的行为,要分析他之所以优秀的背后品质在哪里。比自己更惜时、更高效、更锲而不舍、更好问、更自主,学习他人身上优秀的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第二,绝对不要拒绝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但凡是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老师,心中一定装着一个更好的你。他的批评和建议是对你发展最好的提醒,我们要善于从老师的提醒中寻找突破口,促进自己成长。不要过于在意老师态度的严厉,要在意发现自己的不足。有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更加主动一些,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提醒。我们的成长,有人关注,有人操心是一种幸运。第三,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不放过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如果你能够提出疑问,并努力的解答疑问,说明你对待学习是认真的,要求是高的。老师上课讲的这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这道题为什么会做错?怎样才能避免不犯同样的错误?我怎样才能把时间利用的更加高效?每一次叩问,都是一次高质量的学习;每一次思考之后的豁然开朗,都是将来考试时的参考答案。总之,初二年级同学的目标应该是:巩固习惯、崇尚真学、避免分化。
初一年级的同学,你们从小学升上了初中,学习和生活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有两个特征:第一,生活由居家转为了住校。这一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挑战。比如:制度的规范、生活的自理、群体的交往、心理的疏导、饮食的调整等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做出调整,掌握有效的方法,就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进而影响情绪和学习。针对这一点,我有一些建议:一、主动了解制度而不排斥制度。不仅要记住制度的内容,更要明白制度的意义。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是守规矩,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是有秩序。曾经有一位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的学姐在写给母校的信中说到:犹记得,每天当生活老师检查内务卫生时自己内心纠结,如今在清华园里,我仍保持着起床后叠好被子的习惯。犹记得,当时学习新剑桥英语时的无助和压力,到现在我却能轻松的通过清华的英语等级考试;犹记得,当初特别抗拒初三时学校天天组织的长跑训练,以及几乎雷打不动的跑操,现在我却能在清华的操场上一口气跑上3000米……这些生活习惯、能力素养以及知识基础等等都是母校给予我的宝贵礼物。当明白了制度的约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蜕变,我们就会主动接受制度,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第二个建议: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别人,交一些朋友。来到枫杨,请我们一起拒绝做小少爷、小公主,不要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让他人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关心自己,却总是想不到别人。交往是相互的,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只有共同分享、也共同分担,才会有长久的友谊,才会有美好的生活体验,才会及早的适应新的环境。初一年级第二个显著的变化:学科种类增多,任务量加大,学习自主性要求高。没有了家长天天的督促和要求,这样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大、手忙脚乱的感觉。针对这种变化,第一个好的办法是学会时间规划,用好学校发给大家的时间规划手册。把自己的时间分成块儿,大块时间和零碎时间。把事情也进行分类,哪些放在大块时间干,哪些利用零碎时间干。形成固定的时间干固定的事情的习惯,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第二个好的办法是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听讲、如何早读、如何记忆、如何记笔记、如何纠错等都需要我们好好的总结,按照枫杨的标准和习惯来做事,最终我们才能够成为枫杨的学生。从这一届开始学校在初一的课表中开设了一门课程就是《生涯规划课》,学法介绍和指导就是这门课程的其中一部分,希望同学们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总之,初一年级同学的目标应该是:熟知规范、养成习惯、顺利过渡。
东枫杨建校到现在已经两年,今年是第一次满届运行。虽然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学校,但她的体内一直流淌着的是外语人实干不屈的血液。东枫杨的成长其实伴随着的是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成长。这个地方只是个校园,因为有了我们这些老师和学生的存在他才叫枫杨。我们要把学校扛在肩上,共同打造东枫杨辉煌的明天!
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词语叫:与时俱进。简单地讲就是:自己的行动和时代共同进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我们不能用老眼光和固定不变的行为来对待我们眼前的事物。时代是会变的,人也是会变的,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把这个词语放在这个场合说就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解读。初中学段有它固有的特点,每个年级也有他固有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提前做出相应的改变,你将会先人一步,强人一步。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各个年级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段的变化。

侯二祥副校长在2019-2020学年上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初二的同学们,很多人都听过初二年级是一个分化期。有些同学经过初二年级的波动会变的稳定和自觉;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出现下滑、没有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导致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又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直白点说就是: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还没有长大。这种心理会导致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热情高涨但受到打击之后又容易失去信心。有的同学在初一一直很努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成绩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就开始自我怀疑,动摇了目标。逐渐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主动性开始降低,出现假学现象,质量开始下滑。第三,学校环境逐渐适应了之后,失去了原有的行为自觉和敬畏。当出现一些挫折了之后,极容易被外界诱惑,走向自我放纵。沉迷于网络游戏、魔幻小说、低级娱乐,荒废了时光,耽误了学习。针对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促进正分化,避免负分化。给大家提几点建议:第一,定一个追逐的目标,让自己有方向。目标可以是心中理想的高中,也可以是身边更优秀的同学。如果你选择了身边的同学作为榜样,切忌不要事事模仿他的行为,要分析他之所以优秀的背后品质在哪里。比自己更惜时、更高效、更锲而不舍、更好问、更自主,学习他人身上优秀的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第二,绝对不要拒绝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但凡是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老师,心中一定装着一个更好的你。他的批评和建议是对你发展最好的提醒,我们要善于从老师的提醒中寻找突破口,促进自己成长。不要过于在意老师态度的严厉,要在意发现自己的不足。有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更加主动一些,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提醒。我们的成长,有人关注,有人操心是一种幸运。第三,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不放过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如果你能够提出疑问,并努力的解答疑问,说明你对待学习是认真的,要求是高的。老师上课讲的这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这道题为什么会做错?怎样才能避免不犯同样的错误?我怎样才能把时间利用的更加高效?每一次叩问,都是一次高质量的学习;每一次思考之后的豁然开朗,都是将来考试时的参考答案。总之,初二年级同学的目标应该是:巩固习惯、崇尚真学、避免分化。
初一年级的同学,你们从小学升上了初中,学习和生活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有两个特征:第一,生活由居家转为了住校。这一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挑战。比如:制度的规范、生活的自理、群体的交往、心理的疏导、饮食的调整等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的做出调整,掌握有效的方法,就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进而影响情绪和学习。针对这一点,我有一些建议:一、主动了解制度而不排斥制度。不仅要记住制度的内容,更要明白制度的意义。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是守规矩,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是有秩序。曾经有一位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的学姐在写给母校的信中说到:犹记得,每天当生活老师检查内务卫生时自己内心纠结,如今在清华园里,我仍保持着起床后叠好被子的习惯。犹记得,当时学习新剑桥英语时的无助和压力,到现在我却能轻松的通过清华的英语等级考试;犹记得,当初特别抗拒初三时学校天天组织的长跑训练,以及几乎雷打不动的跑操,现在我却能在清华的操场上一口气跑上3000米……这些生活习惯、能力素养以及知识基础等等都是母校给予我的宝贵礼物。当明白了制度的约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蜕变,我们就会主动接受制度,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第二个建议: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别人,交一些朋友。来到枫杨,请我们一起拒绝做小少爷、小公主,不要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让他人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关心自己,却总是想不到别人。交往是相互的,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只有共同分享、也共同分担,才会有长久的友谊,才会有美好的生活体验,才会及早的适应新的环境。初一年级第二个显著的变化:学科种类增多,任务量加大,学习自主性要求高。没有了家长天天的督促和要求,这样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大、手忙脚乱的感觉。针对这种变化,第一个好的办法是学会时间规划,用好学校发给大家的时间规划手册。把自己的时间分成块儿,大块时间和零碎时间。把事情也进行分类,哪些放在大块时间干,哪些利用零碎时间干。形成固定的时间干固定的事情的习惯,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第二个好的办法是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听讲、如何早读、如何记忆、如何记笔记、如何纠错等都需要我们好好的总结,按照枫杨的标准和习惯来做事,最终我们才能够成为枫杨的学生。从这一届开始学校在初一的课表中开设了一门课程就是《生涯规划课》,学法介绍和指导就是这门课程的其中一部分,希望同学们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总之,初一年级同学的目标应该是:熟知规范、养成习惯、顺利过渡。
东枫杨建校到现在已经两年,今年是第一次满届运行。虽然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学校,但她的体内一直流淌着的是外语人实干不屈的血液。东枫杨的成长其实伴随着的是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成长。这个地方只是个校园,因为有了我们这些老师和学生的存在他才叫枫杨。我们要把学校扛在肩上,共同打造东枫杨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