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特别关注 >

阅读成为必修课以后如何来构建阅读课堂

发布:2019-06-20 / 点击:次 / 来源:

\
作者张英华、高静,分别系枫杨东校区初二和初一语文学科老师。

 

  关于学生阅读,目前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学生自主阅读的阶段。从2018-19学年上学期开始,东枫杨把阅读课正式列入课表,并且统一组织午间阅读30分,把名著阅读当作课程内容来教。

  具体操作是,利用阅读课集中时间师生共读,一本名著可以花两至三周的时间。同时,课上课下都要读,课下读(午间阅读30分)相当于留堂作业,学生需要完成阅读任务。假期期间阅读推荐书目,因为有了课堂上的阅读指导,学生在经验建构的基础上,假期阅读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行动开始了,思考也得跟上。当务之急的问题是:“阅读课该怎么上”,“教学过程如何”,“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好多疑点、热点、焦点、重点、难点、争论点亟待澄清和落实。

  换而言之,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又如何推进?如何让名著阅读教学目标化,阅读指导系列化?如何解决当下学生阅读名著的困惑,提高学生名著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并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率,实现真阅读呢?

\

  根据我们学校一年的实践探索,有如下收获和体会:

  首先,要确立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

  在阅读课的开展过程中,“功利性阅读”是普遍存在而又困扰师生的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阅读一定对学生影响重大而深远,这也是我们坚定地推进阅读的初心。但之所以出现“功利性阅读”的现象,急功近利才是罪魁祸首,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保证孩子们读了一本名著、十本名著就能提升语文成绩,但是每个老师都很肯定阅读滋养学生的一生,所以读书不是与成绩无关,但不是彻底相关。

  所以名著阅读的价值取向不应该急功近利,但一定是要有功利的。这里的功利指的是学生的收获。学生的收获也是分层次的:读了、读懂、读透,就像分层作业一样,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有不同的阅读要求,要求不同但人人参与,就像每个人的人生收获都不同,但每个人都享有生命。

  其次,要明确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最终的阅读目的。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应熟悉作品内容,关注人物命运走向,以及与人物命运走向相关轨迹的重要因素;理清人物关系,从中把握主旨;梳理作品结构,感受作者创作意图以及价值观,审美观。教会学生阅读多种文学体裁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运用的能力。

  而最终的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增长见识、明辨是非、涵养性情、提高思想素质。提升文学、文化修养,提高逻辑思考、文化思考能力 。

\

  再次,具体实施时,要熟悉4种基本课型,并且知道每种课型的具体引领方法。

  1.陌生状态下的导读,即引读课。也就是在学生正式进入阅读之前,需要向学生介绍整本书,书中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以及主要阅读方法。

  该课型的核心教学目标应是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而基本教学内容应该围绕作者(时代、生平、作品风格)、作品时代背景 、文学史地位、作品主要人物及关系等。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个大致的认识,最主要的是有阅读的兴趣。

  2.阅读过程中的分享,即推进课。核心教学目标则是看学生是否“读懂”,上课应着力解决“复述故事情节”“经典情节欣赏 ”“人物形象的分析”等基本内容。

  此课型主要进行“章节性阅读分析”。“章节性阅读分析”很耗时,因为名著大多比较厚重,需要逐章阅读来为读后的提升打基础,否则可能会出现到后期的“主题式分享”课时,学生因为对情节和细节把握不清,而出现主题分析的偏差。为了保证阅读推进课每一课的效率,阅读任务必须在学期之初就定下来,因为定阅读任务是必须要结合课时的。

  3.读后的小结总结,即提升课。核心教学目标应是“读懂”“读会”。老师应围绕人物的深入探究、思想意义、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其艺术及文学的价值、感受作者创作意图以及其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再认识。

  这一课型目前在东枫杨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多是给学生小专题,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分享,课下准备课上分享。已经做过的有《骆驼祥子》,给出的小专题是:祥子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形象分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探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参与面窄,分享主要集中在几位同学身上,这一点可以采取不同专题分给不同小组去做的方法来解决,但前提一定是每一个主题的设计都要能涉及整部书,才能防止出现某一小组只需阅读某些章节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这也正是“整本书阅读”所不允许的。

\

  4.学生分享阅读成果即展示课。学生应该重点关注“内容”“主题”“人物”“艺术特色”等方面,教师做好学生分组,分专题的指导,组织学生汇报阅读成果。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可以采取知识竞赛、手抄报、读书笔记、故事会、演讲、辩论、课本剧、故事补写的形式进行汇报。

  阅读后练习题检测这种方式也可以试验:检测题型分为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和给出文本材料的阅读题。读后练习题紧跟中招题的走向,根据“整本书阅读”的大方向,将来中招考察名著阅读的出题方式也一定从综合性、概括性、开放性的方向发展。

  当然,熟悉了上述这些还不够,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所以如何指导学生课下阅读?就成了绕不过去的问题。

  阅读之前,老师要给学生来个小引,之后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规划,下发阅读任务单。在阅读循序渐进地开展的同时,老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测。期间还要找出名家的评价,优秀的笔记示例来激发学生进行深入地研读,真正地让“学得” 变成“习得”。

\

  看着只有一节阅读课,但是需要老师课下整合整本名著,并进行梳理抽取,工作量很大,细节要求很严,如果学科组内明确分工去做将事半功倍。由此得出的经验教训就是名著阅读的备课一定是在假期就做充分的,至少要做出来一本。

  阅读之路,漫漫兮,修远兮,愿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真正去做,并能做出一定成果,以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因老师而爱上阅读,在不断阅读中不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