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特别关注 >

请多关注和走近“中等生”

发布:2020-11-12 / 点击:次 / 来源:

文/图:孟庆言(东枫教务副主任、2021届17班班主任)

\

  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学业水平上呈现的“橄榄型”的格局特征不容忽视:占班级1/4的先进生和1/4的后进生,以及处于中间地带的1/2的“中等生”。

  这部分“中等生”,孩子挺聪明,学习能力也没问题,但成绩就是不上不下。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和老师往往不经意地把精力与时间投入在占班级1/4的先进生和1/4的后进生,而处于中间地带的1/2的“中等生”则处于游离与尴尬的状态。

  而这种不经意的关爱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中等生”自我效能感的不断下降。所以,关注“中等生”,把爱洒向被遗忘的角落不容忽视。

  基于这一现实,基于东枫“面向全体学生,追求人的教育的完整性和个性化”的理念,于是就有了本次关于“中等生”的学情调查。

  本次学情调查的范围是本班中等层次学生20余人,主要从上课专注度、作业完成度和错题原因、在班时间利用情况三个维度展开。采取的调查方式是访谈法。

\

  01“中等生”的上课专注度

  从孩子们反映的情况来看,几乎都能做到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课活动。证明的依据就是课下可以看着笔记回忆起本节内容与老师的讲课思路与重难点。

  同时,孩子们也反映了一些影响听课专注度的因素:

  一是兴趣,对某一个学科没有兴趣,不想听,就会走神。细问下来,孩子们就会继续反思说,没有兴趣,有时候是因为老师的语气太平和,太舒缓,没有抑扬顿挫感,听一会就想睡着;有时候是因为内容太简单,已经在暑假预科时听过了;而有时候是因为太难,听不懂老师所云。

  二是认为某些科目的逻辑混乱,听完梳理不出来上课思路,脑子里一片乱麻,所以也就没有兴趣。

  根据孩子们的陈述,与其说是他们本身缺乏学科兴趣,倒不如说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所传授的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备得还不够充分,讲得思路还不清楚,还没有找到展示自己教学魅力、人格魅力的恰当方式,于是学生学得也就没有思路了。

  孩子们这些关于课堂专注力的描述,他们好像把责任全都推给了老师,也就是说,是老师的问题导致了他们注意力的不专注。

  老师的讲课确实可能存在不足,但为什么总还是有很多同层次的孩子可以跟着老师的步调,做到学到、学会、学懂呢?

  这一方面说明这部分孩子缺乏自制力与意志力,另一方面更在说明这部分孩子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问题的认知还处于偏狭阶段,还处在归因外在阶段。

  就我听课的观察,除了孩子们表述的影响因素以外,他们都没有反馈自己的桌面无关物品的摆放也影响听课专注度。

  桌面上未喝完的牛奶、翻开的上节课的作业、好看的笔袋、手里再摆弄个橡皮、还有时不时地很自然地把手放到桌洞里偷吃东西等等,这其实都是影响专注力的重要因素。

  一个总是把所有的学科资料随意安置、放置的学生,即便他的学习意识很强,时间意识很强,他的早早进班也会被不停寻找物品冲淡,变成低效的利用。

  针对物品摆放,可以以周为单位,定期地要求学生规整自己的物品,学会把不同学科的材料分类放置,学会合理利用桌洞与小书柜。有些学生买了不同颜色的文件袋,每天规整自己的学科材料,放在不同的文件袋中,他的时间利用就会高效很多。

  高效学习一定是与高专注力有直接关系的。所谓的高效学习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产出更多,想要产出更多,必然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沉浸在当下的学习或作业训练中,做到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其重要的外显表现就是坐姿与眼神。一个躺着、仰着、趴着、歪着的状态,是难以与注意力集中联系上的;而一个左顾右盼,眼神迷离的状态,也肯定与注意力集中挂不上钩的。

  对此我给孩子们提了以下要求,一是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二是在上课之前、自习之前、早读之前就摆好自己的所需物品,早点进入状态。

\

  02“中等生”的作业完成度

  关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们反馈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所有的作业基本上都能在19点30之前完成,只有极少数同学会推迟到晚自习第三节完成;二是多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要么往后做练习册,要么完成辅导班布置的练习题。

  关于作业的正确率,孩子们反馈的信息主要是:可能因为刚开始初三的学习,内容较简单,并且大部分同学上了预科,所以作业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写下去的就是正确的,有些同学甚至提到了自己的满分意识,非常难得。

  而作业的错误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越简单的越容易错,还有审题不清,读题时无意识地忽略部分信息;二是不仔细,马虎,演草纸上写对了,抄的时候抄错了。

  针对作业错误的原因,有必要让孩子们明白两点,并加以改进、形成习惯:

  一是要明白错题的原因表面上是审题不清,不仔细、马虎。实质上则是课堂专注力不高导致的知识没学会,没学明白和学科答题规范未掌握。所以课堂上现在需要做笔记的是老师的逻辑思路,一步步讲了什么、怎么讲的;同时还有答题规范,过程是怎么一步步推演的,需要哪些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

  实在记不住,每次作业就先比葫芦画瓢,看着课本、笔记上的过程进行试题作答,次数多了,习惯养成了,也就会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错题。

  二是要明白作业的价值——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学生平时做作业的习惯,以及得到的正确率,就会是他们平时考试的做题习惯,以及得到与之匹配的学科分数。

  作业不在于量,在于写下去的每个答案都应该是自己有把握的,是可以得满分的;作业也可以写不完,但是写多少一定要交,这对于老师对教学效果的把握以及每个学生学情的了解,还有对作业布置的多少的调整都会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

  03“中等生”的零碎时间利用

  除了正常上课与自习课之外,学生们可以利用的时间还有早读,中午随笔,午读还有下午的大课间。

  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达不到高效利用时间的要求的。早读的时候懒洋洋,随笔随便写,午读回来排队接水,翻书,读了两句就到了时间……

  零碎时间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习时间利用的高效问题。这对“中等生”尤为重要。

  但是,高效利用时间的主体必须具有自主性、主动性,才会真正的发生“利用”。如果学生一直处于教师、家长高压的状态下,高效利用只能是被动的行为,可能开始也会产生效果,但是难以产生持久积极的效果。

  如何让学生产生主动性,是一个从初一就应该考虑并一直落实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来自于事情的自我归属感——这件事情是我的,我得负责;更重要的方面来自于家长、教师的“主观弱化”与放手,以及对于学生的有效引导与指导。

  家长与教师必须明白,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替代性、强制性的决定只会让学生把责任“甩给”家长与教师,久而久之更会主动让权给家长与教师。

  同时对于还处在总是问“为什么”多于怎么做的初中生来说,指导其多思考“怎么做”,不仅会有助于事情责任的划分,更有助于学生培养“问题解决”意识,这对于学生们以后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对于时间本以高效利用的学生们来说,高效利用的、抓住的应该是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应该是每一分钟的学习。一张一弛,张弛有度,才会产生最高效的时间利用的结果。

  目前学生们可以高效利用的时间,就是进入教室之后的时间。主要有早读,正课,午读,晚饭后的大自习,还有晚自习。还可以加上中午回寝后的静习随笔时间。这些都是需要高注意力的时段,属于张的部分。

  而其余时间应该作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段,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由安排,也可以作为休息放松的时间,这属于弛的部分。尤其是下午的大课间,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或者进行体育训练,这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重要。

\

  04要经常走近和关注“中等生”

  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先进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种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

  生命需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每个“中等生”都在等待我们最平等地拥抱。

  因此,作为班主任和老师,在工作中要经常走近“中等生”,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促使他们向先进生转化,防止他们分化到后进生行列。

  要让他们充分感受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充分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达到肯定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使他们的特长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后进生的关爱是我们应该的,对先进生的投入是我们当做的,对"中等生"的教育是我们必做的。

  这对整个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未来人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