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特别关注 >

与学生沟通:不要被定义,也不要去定义

发布:2020-09-22 / 点击:次 / 来源:

  昨天去看了点映的《八佰》,光影声色中,我被电影里呼号呐喊的爱国热情振奋着,为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揪心着,也为少有国民的胆小怕事、畏畏缩缩的样子痛心着,但是剧终,我只想说一句,“中国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中国不缺少英雄,中国人无法被定义,中国也永远无法被定义。”

  那个战火频仍的年代,日本人铁蹄肆虐中华,气势汹汹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三个小时攻下四行粮仓”,有的人隔岸观火,有的人定下赌注,更有的人在准备着看一出好戏,说什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国病了”,但是,中国人怎么可能会随便低下头颅、弯下脊梁?四百名壮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挡枪林弹雨,用自己的背水一战来打破日本人的计划,挫伤他们的士气,用自己的英勇就义来唤醒还沉睡着的国人,鼓舞我们的士气。黑云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这一战,上海失陷了,结果上是败了,但是这一战败而不败,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永远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定义中国、定义中国人,中国人向全世界诠释着“中国永远无法被定义”!

  “不要被定义,也不要去定义”。这是我看完《八佰》后的触动。

\\

  “不要被定义”,即是明确知道自己的需求,体察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情绪、语言、行为所左右;

  “不要去定义”,即是要善于了解别人的需求,悦纳他人,学会观察、倾听、体会,在和善与坚定的基础上,体察自己,悦纳他人,在诚实与倾听的基础上与人建立联系,真诚沟通,最终获得沟通效率的最大化。

  生活中在与他人交流时,我总是会习惯性的带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的为他人贴上标签,包括与学生的沟通。久而久之,那些“总与老师对着干”“脾气暴躁”“扰乱纪律代表”“顶撞老师带头人”等标签,带着一些学生的面孔便已深入我心。

  于是,在他们说某些话、做了某些事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往标签上面想:他们一定是为了激怒我才说那些话,一定是为了让我下不来台才做那些事,但是我却忽略了他们语言、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需求,有时甚至对他们使用了暴力性语言,导致双方的矛盾激化。

  此时,我不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更不了解他们情绪背后的需求,我们彼此都缺少一个冷静的坐下来,表达、倾听、沟通的契机。

  其实就在他们被我分别贴上标签的时候,我也被他们贴上了标签,下了定义。

  仍然清晰的记得,初一一年我和学生们相处的都很不错,学生愿意和我讲述他们的小秘密,愿意有困难时向我来寻求帮助,也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每到下课的时候,我的办公桌前总会围着几个学生,听着他们的一言一语,看着他们的一颦一笑,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但是突然有一天,到办公室来找我的学生变少了,和我分享日常的学生减少了,来办公室的学生单纯的就是问问题,可逐渐的连问问题的学生也屈指可数了。

  我心有疑惑,也有失落。

  终于有一次在和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学生闲聊时,他们说:

  “老师,他们不来办公室是因为觉得你变了,初一时候的你是细心、温柔、温暖的大姐姐,我们说什么,你都会很认真地倾听,但是初二你当了副班之后,脾气就变得十分古怪,总是动辄大发脾气,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之前还告诉过你许多小秘密,说不定你也早就告诉班主任了,所以,有的同学就不愿意再相信你了,也不想跟你分享心事了,那样太不安全。”

  听到这样一席话,我如晴天霹雳.

  原来,正在老师们背后议论学生的时候,学生早也在议论老师了,就在老师给学生贴标签、下定义的时候,学生也在寻思着给老师贴什么标签。

  就这样,以前我身上那个“知心大姐姐”的标签,被撕了下来,被换上了“奇奇怪怪老师”的标签,我和学生就这样出现了信任危机,他们不知道我并没有抖搂他们的小秘密,我也不知道信任感、安全感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

\

  沟通不彻底的交流太可怕了,就在那样一来二往的“斗争”中,我和有的学生的关系到了不可调停的地步,双方的形象被越描越黑,标签、定义在彼此的心中变得根深蒂固。

  其实,在和那几个学生闲聊完知道原因之后,我有尝试主动和那几个关系岌岌可危的学生进行交流,尝试让关系变得缓和,但是最刚开始我们的关系太好,在经历了一些彼此不信任的事情发生之后,我又没有选择及时沟通解决,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时间发酵,关系再难回到最初,虽然初三的时候也有“破镜重圆”的时刻,但是拼合到一起的镜子终有裂痕。

  作为老师,我被定义过,尝到过“好的标签”的甜头,也被“不好的标签”苦到过,所以学生也是这样的心情吧,希望被“学习认真”“态度踏实”“礼貌待人”这样的标签甜到,不希望被“脾气暴躁”“爱顶撞老师”“没有礼貌”这样的标签苦到。

  但是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标签、定义总归是别人的眼光,被定义的人生总归是不好的,因为我们是向前发展的,无法预知的未来存在无限的可能,然而被定义则会限制可能的发生。

  也许,慢慢的,我们会忘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样子,变成了被定义的样子,忘记表达自己,被别人暴力沟通。

  所以,可以被定义,但是绝对不能被定义。

\\

  我不希望被学生定义,但偏偏的,我定义了学生。

  我一度认为有一个语文不好的学生不学语文,是因为不喜欢我所以排斥有关语文的一切学习活动。

  但是网课期间我却发现每次我讲完课,他总是第一个说“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也是第一个将我所说的“白纸复习法”贯彻到底的人。

  带着观察到的这些小细节,我决定和他聊一聊。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以前他排斥语文学习不是因为不喜欢我,而是因为和我有距离,每次他想问我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担心我会不会因为他语文成绩太差、问题太简单就不解答,因为这种忧虑、胆怯的叠加,慢慢的就不主动过来和我交流语文的学习情况了。

  而我竟没有注意到他的想法,任由这种恶性的想法蔓延滋长。

  然而网课期间我时常表扬他具体的一些做法,打消了他的一些胆怯,也因为那次交流,让我知道了他的需求。

  他要的不是泛泛的关注,点点名字,提醒提醒,而是告诉他具体一点,他哪里做的好,哪里是需要做出改进的。

  也许是初三时间紧迫,让他意识到了改变学科现状的危机感,也或许是我的真诚相待打动到了他,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网课期间真诚的沟通与倾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网课期间形成的这种友好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学校时,他也不惧同学们的眼光,有自己的想法地进行针对性训练,求助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我很抱歉我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为他贴上了标签,没有与他深入沟通,甚至是暴力不沟通。

  但我又很庆幸网络的那次畅谈,让我了解了那孩子心中所想,还好,为时不晚。而网络上沟通的成功也在于,网络缓冲了我们的情绪,让我们都处于一个冷静期,能够理性的去思考我情绪背后的原因,去观察他有哪些行为,在充分交流、客观描述完他的行为之后,倾听他真实的心理需求,共同讨论出我们都能接受的问题解决方案。

\\

  我不希望被别人误解,但偏偏的,我总是误解那个学生。

  Z是班上出了名的“爱顶撞分子”,有时上课我甚至会觉得,课堂上只要他不吭声,那节课就会如丝绸般柔顺,在我看来他上课说话也好,作业不交也好,老师刚讲过他就问为什么也好都是在博得老师的关注,渐渐的,我从愿意和他坐下来好好聊聊,变成了开始冷暴力处理,偶尔关注一下。

  但是意想不到的是网课期间他的作业质量极高,学习态度也有极大的改观,甚至能雷打不动的每天都问老师问题,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还提前自主往后学习,是网络让他的这种被老师关注、被老师特殊对待的心理得到满足了吗?答案也确实如此,以前我总是误解他的所有行为都只是在针对老师,慢慢的接触中我才发现,他是为了得到老师的特殊对待,网络的一对一辅导也的确满足了他的特殊对待,因而大大增强了他的积极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老师的我不想被别人定义,不想被别人误解,作为学生的他们也一定不想在众多标签、定义的压制下成长。

  所以,不能让成见变成大山阻碍我们的成长,多一些观察,多一些理性的描述,少一些感性的评价,多一些真诚的沟通,体察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悦纳别人情感的表露,倾听对方的需求,不要随便去定义任何人。

\\

  三年时间,我送走了我的第一届学生,成绩、录取信息下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发来信息,有令我深表遗憾的,但更多的是让我刮目相看的,曾经让我忧心忡忡的学生,没想到临门一脚,却实现了鲤鱼跃龙门,那个曾经是班级三四层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闯到了班级前10的位置。

  所以,每个人、每件事都是在向前发展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不可以被定义。

  现在想想,三年前的那个我,曾经盯着某个学生,然后心中暗暗思忖:“照你现在各种行为不规范的状态来看,真不知道以后能上哪所学校,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是多此一举,又是顾虑重重。

  又一个三年来了。

  这一次,我会努力揣摩我情绪背后真实的需要,也会努力倾听他们行为背后真实的渴望;

  这一次,我不希望被他们定义,因为不一样的课堂、课上、课下会有不一样的角色;

  这一次,我不会再去定义他们,因为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