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特别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特别关注 >

学会给孩子赋能

发布:2020-07-02 / 点击:次 / 来源:

  管教孩子表面看来可能并不复杂,可哪种方式能为孩子成长赋能,促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自立的人,就不那么简单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为孩子赋能”这个话题。

 

拒绝骄纵与惩罚

  为孩子赋能,首先要拒绝这两种教养方式——骄纵和惩罚,因为它们产生的负能量大多,不会产生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效果。

  先说骄纵。

  长期骄纵型的管教会让孩子觉得所有人都是欠我的,这些孩子会用自己的脆弱对大人百般控制,以此来逃避自己该做的事情,逃避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长此以往,他们将缺乏独自的生活能力和责任感、将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且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这反而让孩子感觉不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变得被动、依赖、自我中心、缺乏自尊。

  家长普遍都知道不能对孩子太过溺爱,因为它的负面结果非常的明显。

\\

  再说惩罚。

  其实一说到管教这个词,很多人就把“管教”和“惩罚”等同在一起,或者至少说明大家都相信惩罚是有助于达到管教目的的一种手段。所有家长包括我在内,都强烈地感觉到严厉惩罚是非常有用的管教方式。因为效果立竿见影啊,能马上就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

  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长期的惩罚会导致孩子的四种反应,分别是:

  1、愤怒:“我恨你”。

  2、报复:你让我感觉很糟糕,那我要你的感觉更糟糕。

  3、反叛:故意和家长对着干,这种对抗在青春期尤为突出。

  4、退缩:要么是孩子觉得家长很严厉,那你不允许的事情我就不在你面前干,我偷偷干;要么就是自卑,我接受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

  所以,骄纵和惩罚都不可行,因为这两种方式都背离了教育的目的——“自立”,即拥有独立的人格。

\\

不用奖励

  既然骄纵和惩罚不合理,那奖励的方式能不能用?

  按照正面管教中的观点:奖励不能用。

  您可能会有疑问:做好一件事情后,获得奖励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吗?奖励不是获得进步的动力吗?我们不是一直在用奖励在激励孩子吗?

  我们以奖励为条件,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做事,其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奖励建立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对孩子造成了双重的束缚。由于奖励对孩子有吸引力,接受了这个计划,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如果孩子不同意这个计划,从而保持尊严,他就会错过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有让父母失望的危险,让自己与父母的处境更糟。孩子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会“赢”,而且既没有尊重父母也没有尊重自己。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潜意识中,这让孩子和父母很难认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任务或家务活动进行奖励还有另外一个不良后果,就是奖励成为任务的重点,任务的价值就被削弱了,变得很廉价。每个孩子都需要通过做一些重要而有用的事情做出贡献,从而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和责任感,而奖励剥夺了这样的机会。

  奖励很容易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学到的是想:“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而不是只出于件事本身值得去做,或者因为对别人有帮助而去做。

  奖励容易令人沮丧。奖励是以顺利完成任务为条件的。如果没有成功完成,不予奖励就变成了一种“惩罚”,因为,从孩子的角度看来,承诺的东西被剥夺了。

  现在,您对奖励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呢?

\\

慎用表扬

  好吧,截至到现在,您意识到曾经常用、甚至引以为豪的惩罚和奖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讲都是有长期有害的。也许您也尝试过“赏识教育”,不断对孩子进行表扬,把“你真棒!你是最棒的!”挂在嘴边。

  可是“表扬”的长期后果也是不好的。

  不惩罚也许很好理解,那表扬也不可以,岂不是两条路都堵死了吗?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答案是鼓励。鼓励和表扬一样吗?为了帮助您理解鼓励与表扬的区别,您分别从下面两栏的话体会一下你的感受和决定:

  第一栏

  表 扬

  你真聪明!

  全是优秀!我得给你买个大礼物!

  我真为你骄傲!

  你这么听话,我很高兴。

  做得很好。

  真是我的好孩子!

  你比其他孩子都棒。

  你得了一个优秀!

  你从爸爸那里继承了那个品质。

  太棒了!这就是我所期待的!

 

  第二栏

  鼓 励

  谢谢你的帮助,这让我今天很轻松。

  你为自己站了出来,这需要勇气。

  你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我相信你的判断。去做吧!

  你真的坚持到底了。

  你非常努力,这是你应得的。

  看看你取得了这么多的进展。

  你完成了你想要的。

  显而易见,第二栏的话更让人充满力量。

  鼓励和表扬,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效果也是有天壤之别。

  下面的这个实验很多人都知道,但我还是想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思考。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和她的团队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时,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第二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第二组孩子在测试中普遍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虽然失败,仍有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第二组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对幼儿园的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

鼓励鼓励再鼓励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一下鼓励与表扬的区别。

  表扬,关注的是他人的评价,确实也可以让孩子的行为变好,但是孩子可能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所以表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关注的是自己,鼓励的长期效果是要让孩子依赖自己,让孩子自信。

  表扬是针对已经完成了的,完美的结果,比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做的是正确的。”等,而鼓励关注的是努力的过程以及能改进的地方。比如“我知道你对这件事情付出了努力”、“感谢你的合作”或者“你对自己的成果感觉怎么样?”

  表扬导致孩子为他人而改变,更多的考虑别人是怎么看待我的。鼓励教给孩子内省,关注于“我是怎么想的”,并且只为自己而改变。

\\

  如果您不知道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所用的是鼓励还是表扬,可以参考以下四个标准:

  1.我的话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2.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3.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4.我会不会对自己的朋友也这样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朋友所说的话都能符合鼓励的标准,多半是平等的交流,而不会是居高临下的表扬。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的,愿意尝试那些受我们主导和控制的事情,而避免那些注定改变不了的尝试,比起听到赞美自己聪慧,我们应该更愿意听到对自己勤奋努力的肯定。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表扬就像糖果只能偶尔吃一吃,但吃多了就会蛀牙。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

  对于处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要学会用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去激励他们。

  比如,感谢(感谢他这段时间在某方面的进步,说得越具体越好);用幽默的方式或者可以和他们达成协议,用他心爱的课外书来做担保;还可以参与到他们的一些活动中等等。

  可以掌握以下三个鼓励常用的句式:

  我注意到······(描述所见,好的行为)

  谢谢你······(描述学生的行为)

  我相信你······(这是一个让学生自我赋能的鼓励)

  我们来举个例子感受一下:

  一个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期中考试中考了99分,A老师在班级表扬:

  “

  ×××考得很棒,考了99分,继续努力,其他同学向×××学习!

  ”

  B老师的鼓励是:

  “

  哇!连压轴题都没放过!这99分的背后大家看到了你平时的努力,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更重要的是你在答卷时一定很认真、仔细读懂了每一道题……

  ”

  我想当学生听到B老师的鼓励时,他会想:哦,我能考出好成绩是因为我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还有答卷时的认真和仔细,我要继续这么做。

  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正向强化。这种情况下趁机鼓励比平时总提醒、讲道理要好很多,孩子也容易内化,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机会教育。

\\

改变说话方式

  现在请你扮演一下自己的孩子,我会模仿父母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又会如何评价这些话呢?

\

  1.坐好!不然休息时间就别想出去玩。(命令+惩罚)

  2.我无法相信你又拖延了,你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好吧,这次我帮你做,但下次你要自己承担后果。(指责+骄纵)

  3.我以为你买了手机、漫画、运动鞋,还给你一大笔零花钱,你就能认真完成作业。你太让我失望了。(奖励+不信任)

  4.我现在去给你拿棉衣,你抓紧时间写作业,能做多少做多少,我开车送你去学校,这样你就不会冻着了。(骄纵+代劳一切)

  5.好吧,我会给老师请一个假,说你今天生病了,但你得保证完成作业。(骄纵)

  6.就这样,现在开始,你不能出门,不能玩游戏,不能打篮球,不能见同学,取消所有特权,直到你做好这件事。(惩罚)

  7.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你最好在家听话点,否则今天晚上就别想吃饭了。(羞辱+惩罚)

  8.如果你能在午餐前完成作业,你就能玩一个小时的游戏。(奖励)

  上述的话中充满了骄纵、惩罚、指责、不信任、奖励等,让孩子丧失了信心,也失去了独立的人格。

  如果在这几周,你已经减少说这些话,或者已经意识到这些话是不合理的,祝贺您,你已经在帮助孩子的路上又进了一步。

\

  到现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我们是否能有一些更好的话语方式去解决刚才的问题呢?我们来试一试:

  1. (启发式问题)关于作业,你愿意听听我的想法吗?我们能否试试头脑风暴,想出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解决办法吗?

  2. (表达信任,将错误作为学习的好机会)“我能看出来你因为考试没考好而感觉很不好。我相信你能从中学习,并想出你需要做什么获得你希望的成绩。”

  3. (倾听)“我想知道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4. (决定你将怎么做并跟进执行)“如果我们事先约定,我愿意一个星期有两天,每天一个小时帮助你,但我不愿意你到最后一分钟才提出需要帮助。”

  5. (说出你的希望并倾听)“我希望你能上大学,但我不确定这对你来说是否重要。我非常愿意跟你谈谈你的想法或计划。”

  6. (说出你的感受,积极的暂停,家庭会议议程)“我感到很生气,现在没法和你谈这件事。让我们把它放在家庭会议议程中,以便我们就能在我不那么情绪化的时候讨论。”

  7. (一起解决问题)“我们能够一起坐下来,看看是否能讨论出一个我们都能接受的家庭作业计划?”

  8.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我爱你原本的样子,并尊重你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9. “我爱你,而这件事需要现在就做。”

  10.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你知道吗?无论如何我都非常关心你,对我而言,你比你的成绩更重要。

  11. (启发式问题)你需要怎样做才能保管好你的书包?

  12. (提醒,表达信任)我知道你明白自行车要放在哪里。谢谢你现在把自行车保管好。

  看来,用这些方法的话,问题好解决多了。